科研部门

当前位置:

首页- 机构设置- 科研部门

生物化学研究室

生物化学研究室成立于1952年,到1958年抗菌素研究所成立时,仍然保留该名称。目前有3个课题组,共有职工和研究生20余名,其中研究员3名。

生化室的第一任主任张维申,期间为:许津、李电东,现任主任何琪杨、副主任王真。

生化室积极配合全所微生物药物的系统研究,重点负责药理研究和部分药物的纯化工作,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的成果。首次分离并获得特异抗大肠杆菌的创新霉素并转让到大连制药厂生产,参与博来霉素类抗生素等多种抗生素及衰老机制与干预研究,并对外单位提供多项技术服务。主持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新药创制重大专项”以及973、863项目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创新工程项目等研究。

研究室还取得了其他一些重要科研成果。首次发现RING1蛋白降解p53蛋白及其与肿瘤发生的机制。利用D-半乳糖致小鼠衰老的模型,深入研究了衰老与晚期糖基化产物的关系。发现红景天苷、秦皮甲素等小分子化合物具有抗衰老或抗骨质疏松作用。从真菌茯苓中分离茯苓素,具有明显地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发现多种菌类多糖、枸杞多糖具有调节免疫衰老的作用。发现苦豆碱新衍生物可靶向免疫检查点的活性。发现新抗生素力达霉素新型的死亡方式,其抗肿瘤敏感性与p53基因型及EZH2表达水平有关。深入阐明新化合物IMB-6G引起肿瘤凋亡的机制。

目前的研究方向:(1)与免疫治疗相关的抗肿瘤创新药物研究 如针对PD1免疫检查点的新化合物;(2)老年病(骨质疏松等)发生机制与干预研究;(3)博来霉素类抗生素新适应症研究。

获得的奖励:中国药理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理工作者奖2 人次,中国药学会赛诺菲安万特青年生物药物奖2人次,王真获得北京市科技新星A类。2005年,衰老生物学指标和模型的研究及其在医药学研究中的应用,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研究室现有何琪杨课题组王真课题组邓洪斌课题组